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01-02 《2020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报告》问卷调查 《2020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报告》问... 07-02 习近平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讲话 习近平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讲话 02-10 省委印发《决定》在全省深入开展向敦煌研究院先进群体学习活动 省委印发《决定》在全省深入开展向敦... 10-31
站内搜索

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文译资讯

没有任何子栏目
 

唤醒沉睡的文化记忆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系列报道

作者:甘肃省文化翻译中心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01/20 09:12:07

卡塔尔首都多哈的一纸传文,把甘肃在国际上的名望又推进了一步。中哈吉三国“打包”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申遗成功,与之而来的是,我省的5处遗产点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大家庭中的新成员;

流淌在莫高窟岩崖上的千年故事,从古到今没有中断。与以往不同的是,而今,用现代数字技术打造的“洞外敦煌”,比漆黑的洞窟更能吸引游客的注意力;

围绕着“天下雄关”关城方圆7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项总投资超过10亿元的世界文化遗产综合保护展示工程,已经打下了第一夯土;同样在藏传佛教六大宗主寺院之一的拉卜楞寺,一批重量级的文物保护、大遗址保护工程,相继揭开建设大幕。

唤起沉睡的文化记忆,这一年,甘肃人比以往更忙碌,也更自信。

关键词:申遗成功

6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包括我省代表在内的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文化、文物界人士,等待着世遗专家的投票。

当日下午,喜讯传来:由中、哈、吉三国历时8年、跨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项目涉及我省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锁阳城遗址、悬泉置遗址和玉门关遗址共5处遗产点。

这是时隔27年后,世界文化遗产大家庭再度迎来甘肃新成员。甘肃的世界文化遗产点也由2处增至7处,位居全国第二。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资源宝库的甘肃,通过此次申遗成功,增加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历史厚重感和战略分量,也是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一项重大成果。

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说,申遗成功,对提高遗产所在地与我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文物保护利用水平,促进文化建设,发展旅游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都将起到引领和促进作用。

昔日丝路古道上,7处世界文化遗产点,似7颗镶嵌在绵长飘带上的明珠,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彰显出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必将成为推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见证地。

关键词:数字敦煌

没有到过敦煌,等于没有跋涉过丝绸之路;没有到过莫高窟,也等于没有到过敦煌。

莫高窟位于敦煌鸣沙山东麓崖壁上,始凿于公元366年,后经十六国至元十几个朝代的开凿,形成一座规模宏大的石窟群。现存洞窟492个,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是世界佛教艺术的宝库。

虽地处广袤大漠,但莫高窟的历史文脉,一直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但日益庞大的游客群,给莫高窟的保护带来压力。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既要让莫高窟“延年益寿”,又要使其“活起来”,启动实施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应运而生。

作为莫高窟的管理机构,敦煌研究院在全国首开石窟文物数字化综合研究和应用之路,通过长期对洞窟塑像和壁画等文物图像的数字化采集、加工,突破了一系列技术难关,实现了石窟文物数字化存储与展示和虚拟洞窟漫游。

从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传出的信息显示,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自81日试运行以来,一个月累计接待游客超过20万人次,比以往同期多出几万人。

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的投入运行,实现了由“洞中敦煌”向“洞外敦煌”、由“在地敦煌”向“在线敦煌”、由“现实敦煌”向“虚拟敦煌”的跨越,使敦煌艺术走出敦煌、走向全国乃至世界,为珍贵历史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信息化保护树立了典范。

关键词:长城保护

据最新调查显示:在狭长的甘肃版图上,断断续续的各年代长城总长度3654千米,居全国第二。这些长城分布在我省11个市州的38个县市区;其中明长城总长度1738千米,全国居首。甘肃已成为全国名副其实的长城大省。

要说甘肃境内名气最大的一段长城,非“天下雄关”嘉峪关长城莫属。1987年,“万里长城——嘉峪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记录着历史的残垣断壁,经受不住岁月的磨砺,长城墙体、土木建筑等文物本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实施保护利用工程,迫在眉睫。

被列为“十二五”期间全国文化遗产保护重大工程之一的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20111118日正式启动。该工程总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核心区3.5平方公里,是我省历史上实施的规模最大、涵盖面最广、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综合性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工程主要包括嘉峪关长城本体保护维修工程、嘉峪关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建设工程、嘉峪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展示工程三大项目。其中,嘉峪关长城本体保护维修工程由10个子项目组成;嘉峪关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建设工程分两期建设,目前,以关城景区监测站建设和夯土长城试点工程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一期建设已基本完成,二期建设正在有序开展;嘉峪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展示工程已有9个具体项目完成招标,并已开始进入施工建设。

据悉,上述保护工程总投资超过15亿元,预计2015年底结束。

此外,凉州区、金塔、古浪、民勤、山丹、临泽等多个区段的长城抢险加固和防洪工程,有的已经完工,有的正有序实施。

关键词:历史再现

保护好文物资源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合理利用。为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的有机统一,加快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创新发展,我省创新理念、突破常规,提出了实施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的思路。

在实施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过程中,我省提出首先要打破文物保护、大遗址保护两个板块的界限,然后以博物馆建设为抓手,逐步推进该工程建设。

“历史再现”工程的总体思路,是以文化遗产有效保护为基础,以价值阐释、遗产展示和文化传承为核心,使甘肃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和文化内涵得以再现与活化展示,通过文化遗产讲好中国故事,传承历史,见证文明,启迪智慧,惠及民生,真正做到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按照工程总体方案,计划到2020年,力争使我省各类博物馆总量达到1000个,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总量达到6000处左右,基本建成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博物馆集群和合理的甘肃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体系,促进我省由文化遗产资源大省向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强省转变,并在西部省区达到领先地位。

实施“历史再现”工程,有助于创新各类文化遗产资源的展示利用方式,更好地发挥其价值功用和综合效益;有助于通过建设博物馆集群,促进价值传播和文化共享,进而更好地提升甘肃的文化影响力(来源:甘肃日报 编辑:厅办公室)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Copyright © 2010-2017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甘肃文化翻译中心 版权所有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0518号

    联系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街坊路11号 邮政编码:730070 联系电话:0931-5108381 电子邮箱: gs_cti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