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01-02 《2020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报告》问卷调查 《2020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报告》问... 07-02 习近平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讲话 习近平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讲话 02-10 省委印发《决定》在全省深入开展向敦煌研究院先进群体学习活动 省委印发《决定》在全省深入开展向敦... 10-31
站内搜索

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文译资讯

没有任何子栏目
 

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

作者:甘肃省文化翻译中心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01/06 15:54:27

为贯彻落实《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甘发〔20133号)和《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意见》(甘发〔201420号),强力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促进旅游产业转型跨越发展。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积极探索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途径,通过政府强力推动,社会力量参与,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延伸文化旅游产业链条,培育文化旅游产业新的增长点,努力形成以文化丰富旅游内涵、提升旅游层次,以旅游带动文化消费、促进文化繁荣的良好格局。

(二)基本原则

——坚持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文化旅游资源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关系,坚持保护第一,做到有效保护、合理开发,保证文化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文化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坚持突出特色。充分发挥甘肃文化资源优势,突出特色、挖掘内涵,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提升文化对旅游的推动力,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产品。

——坚持互补提升。找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切入点,深入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着力提升旅游业发展质量。发挥旅游对文化资源的带动作用,实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坚持项目带动。以重点项目为依托,以特色品牌为指向,坚持项目带动,加大文化资源、文化设施的旅游开发,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

——坚持市场导向。积极推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市场化进程,创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培育壮大文化旅游企业,增强我省文化旅游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发展目标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的目标要求,到2015年,我省文化、旅游两大产业基本形成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全省建成一批有影响、有实力的文化旅游融合基地,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影响、有效益的文化旅游产品,初步形成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2020年,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基本形成“122235”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即:打造1座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20个文化旅游大景区、20个重点文化旅游产业园、20家文化旅游骨干企业、30个历史文化名城名镇、50个投资规模10亿元以上的战略性文化旅游项目,全省形成一批国内外知名文化旅游品牌,实现我省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产业强省转型升级。

二、重点任务

(一)夯实发展基础,构筑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支撑体系

1、把敦煌打造成全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示范样板。落实《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规划纲要》和《敦煌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按照一会四区部署,强化文化旅游融合,开发旅游资源,发展驻场演艺,打造节会品牌,建设旅游特区。推进敦煌旅游综合改革,全力推动城市经济、社会、行政和旅游管理及资源一体化管理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突破;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旅游上市公司和龙头企业,打造一批旅游与文化等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势产业集群,整合提升旅游产品体系和购物消费体系,搭建旅游产业发展合作平台;加快国际化进程,高标准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全面提升服务水平,推动敦煌旅游产业和城市功能的升级换代;打造与中亚、西亚地区直至欧洲各国政策、道路、贸易、货币、民心五通的丝绸之路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

2、倾力打造20个文化旅游大景区。全省选择旅游资源特色突出、优势明显、基础较好的景区,从理顺体制、产品开发、基础建设等方面入手,建设景区体量大、旅游项目多、吸纳能力强、功能配套完善、管理统一顺畅,过夜游客平均停留2天以上的20个大景区,努力打造文化旅游高地,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到2017年,率先初步建成百里黄河风情线-锦绣丝路园、敦煌莫高窟月牙泉、崆峒山、嘉峪关、麦积山、张掖丹霞、黄河三峡、敦煌阳关-玉门关等8个大景区;到2020年,建成大云寺王母宫、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松鸣岩-古动物化石地质公园、马踏飞燕、紫金花城神秘骊靬、黄河石林、拉卜楞寺桑科草原、红色南梁、官鹅沟、渭河源、冶力关、兴隆山等12个大景区。通过大景区示范带动,市(州)布局建成30个精品景区,县(区)布局建成50个特色景区,全省形成“235”布局的100个重点旅游景区体系。

3、集中建设20个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加强敦煌文化、长城文化、黄河文化、石窟文化、始祖文化、天马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等全国知名文化为核心元素的甘肃特色文化资源的挖掘,认真研究文化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突出创意文化旅游园区主题,支持创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加快建设一批总体布局合理、产业融合紧密、服务功能配套的创意文化旅游区。重点推进兰州水车博览园、黄河母亲主题文化公园、华夏文明甘肃文化产业园、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庆阳民俗文化产业园、庆阳农耕文化产业博览园、天水汉唐文化产业园、天水中华始祖文化产业园、临夏民族文化产业园、甘南羚城藏族文化产业园、武威天马文化产业园、武威葡萄酒文化产业园、张掖祁连玉文化产业园、陇南西狭颂中华书法文化产业园、陇南天赐一秀文化产业园、嘉峪关文化旅游产业园、玉酒泉文化旅游博览园、白银工矿文化旅游产业园、灵台皇甫谧中医针灸养生产业园、敦煌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等项目建设。推进红色文化旅游繁荣发展,完善第一期全国红色旅游规划的8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加快建设第二期的7个经典景区。深入挖掘南梁精神、铁人精神、航天精神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着力打造华池红色南梁、两当播撒火种、腊子口攻克天险、会宁胜利会师、高台祁连壮歌等旅游品牌,组合开发甘南-陇南-兰州-白银-定西-庆阳红军长征旅游线和武威-金昌-张掖-酒泉西路军红色旅游线,使红色旅游景区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课堂。

4、扶持发展20个以上文化旅游骨干企业。选择一批行业吸引力强、产品市场潜力大的企业作为培育对象进行重点扶持。支持成立国有旅游投资公司,并引进大型品牌企业,进行战略合作投资开发,形成一批具有支撑带动力的实体项目和旗舰品牌。各市州要按照提升品位、扩大规模、培育龙头、扶持壮大的要求,出台相关激励政策,放宽文化旅游市场准入,打破行业、地区壁垒,采取横向整合各种生产要素的方法,鼓励社会资本依法投资文化旅游产业,多元开发建设文化旅游项目。通过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杠杆撬动,组建、培育、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形成一批综合实力较强的文化旅游市场主体。对于主题选择新颖、项目规划科学、商业模式领先、社会效益显著、自我发展及带动能力强的民营文化旅游项目,要特别予以关注,跟踪搞好服务,支持民营企业渡过初创期,顺利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快车道。各市州要以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市场化改制为契机,推动文化资源进入旅游市场,组建文化旅游企业,参与文化旅游市场竞争。积极引导有条件的文化旅游关联企业进入文化旅游市场,实现跨行业发展,为文化旅游产业注入活力。

5、保护开发30个文化旅游名城名镇。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传承与创新、经济效益与文化遗产保护社会效益的关系,以推动城镇功能更新、促进文化传承创新为主题,建设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强烈时代气息和地方特色风格的文化旅游名城名镇。发挥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推动我省兰州、酒泉、天水、张掖、武威、平凉、嘉峪关7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建设,加强和改进城市管理,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配套完善敦煌市阳关镇、肃州区银达镇、金塔县航天镇、嘉峪关观礼古镇、张掖丹霞七彩小镇、金川区双湾镇、天祝县天堂镇、西固区河口镇、榆中县青城镇、皋兰县什川镇、永靖县太极镇、和政县松鸣镇、临潭县冶力关镇、碌曲县郎木寺镇、麦积区麦积镇、平凉崆峒古镇、华池县南梁镇、宕昌县哈达铺镇、康县阳坝镇、文县碧口镇、白银区水川镇、漳县大草滩乡、兰州新区秦川镇等文化旅游名镇旅游功能,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政策引领、项目支撑,促进文化旅游名镇名村持续快速发展。依托城镇配套文化体验酒店、文化主题餐厅、文化旅游演艺、房车基地、工艺品交易市场等功能项目,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旅游服务体系,拓展旅游产业链。结合各地生活习俗和地域文化打造旅游商品一条街、特色小吃一条街、民俗表演一条街、娱乐一条街、文化一条街等旅游功能区,打造文化旅游特色产业聚集区,引导和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

6、落实抓好50个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按照省委提出的注重文化和旅游项目捆绑实施,注重区域联动和扩大招商同步推进的要求,坚持高起点定位、高强度推进,全省规划论证50个投资规模10亿元以上的战略性文化旅游项目,积极促进文化和旅游有机结合、无缝连接。建立省、市分级负责的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机制,以市州为责任主体,谋划储备并开工建设一批重大建设项目。省上每年将具备省重大项目条件的亿元以上项目,纳入政府重大项目建设计划管理,整合各类可以利用的政策、项目和资金,捆绑实施建设项目。项目所在地市州政府要建立党政领导包挂项目制度,优选有信誉、有实力、有责任感、有积极性的企业作为投资建设和管理运营主体,推动项目建设。要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把文化旅游产业、城镇建设、生态建设结合起来,运用市场运作的方式,实施大招商、招大商,拓宽开发途径,积极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商和社会资金,参与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各市州、各有关部门要提高办事效率,简化项目审批程序,对文化旅游项目进行统筹指导、跟踪服务,为项目建设开辟绿色通道,提供一条龙服务,实现一站式办结,推动文化旅游重大项目建设。

(二)创新工作思路,拓展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实现途径

1、培育打造文化旅游特色产品。整合我省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自然奇观、浓郁的民族风情等资源,倾力打造一批文化旅游产品及线路,积极发展文化观光、体验、休闲等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推出更多面向广大游客的文化旅游精品。包装推广世界遗产文化探奇游、史前文化探秘游、民俗文化巡礼游、中医药保健养生游、宗教文化朝圣游、生态休闲体验游等适销对路的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历史文化方面,重点打造敦煌文化之旅、天水始祖文化之旅、陇东先秦文化之旅、陇东南三国文化之旅、武威西凉文化之旅、西夏文化之旅、河西走廊长城文化之旅、骊靬文化探秘之旅、庆阳红色文化之旅等线路;山水文化方面,重点打造黄河风情之旅、农耕文化之旅、陇上江南之旅、高原生态之旅、冰川探奇之旅、雅丹丹霞之旅、保健养生之旅等线路;民族文化方面,重点打造甘南香巴拉之旅、临夏穆斯林风情之旅、张掖裕固风情之旅等线路;宗教文化方面,重点打造崆峒山问道之旅、夏河拉卜楞朝圣之旅、泾川大云寺礼佛之旅等线路。与此同时,围绕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在保留文化遗产原生态和本真性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旅游项目开发,进一步挖掘旅游品牌的形象价值。

2、创意策划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品牌。提高文化旅游节庆市场化运作水平,创意策划有影响力的文化旅游节庆品牌,形成定位准确、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梯次发展的节庆会展格局。举办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等具有甘肃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全面宣传推介文化旅游项目和产品。鼓励各市州举办特色文化旅游活动,引导开展区域性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办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平凉崆峒山问道养生大会、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端午香包民俗文化节、湿地之夏·金张掖旅游文化节、中国兰州黄河文化旅游节、甘南香巴拉旅游艺术节、中国临夏花儿艺术节、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庆阳农耕文化旅游节、中国金昌骊靬文化国际旅游节、中国会宁红色旅游节、中国葡萄酒城葡萄美酒节、中国临夏清真食品与民族用品国际博览会、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展、金塔胡杨文化旅游节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品牌节会活动,积极借助兰州马拉松、嘉峪关国际铁人三项赛、丝绸之路汽车越野拉力赛、金昌丝绸之路国际青少年生存训练营、玄奘之路国际商学院戈壁挑战赛、冶力关拔河公开赛、中国临夏超级六项挑战赛、中华龙舟大赛永靖站、玛曲格萨尔赛马大会、夏河拉卜楞瞻佛节、郎木瞻佛节、正月大法会等体育赛事和宗教活动,促进地方文化活动与现代旅游方式的有机结合,形成一市一节庆,一市一特色的文化旅游节会品牌。

3、支持创演文化旅游演艺精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参与的原则,依托我省各地历史文化传奇故事,结合旅游景区禀赋和特点,大力培育文化旅游演艺市场,积极编排创演观赏性强、艺术水平高、文化体验深的文化演艺精品。引进省内外知名创作运营团队,与省内演艺企业、旅游景区进行深入合作,运用3D4D、数字模拟等高新技术,以景区+旅游演艺、主题公园+旅游演艺等商业运作模式,创新文化演艺精品表现形式,开发旅游演艺项目,满足游客文化娱乐需求。鼓励各类演艺企业走向景区、走向旅游市场,与旅游企业构建紧密的战略合作联盟,依托核心旅游景区及城镇固定演艺场所,运用市场机制参与旅游演艺项目策划和实施,有针对性地开展日常例行的主题表演、自由性的街头表演和丰富性的节庆表演,向游客展现我省的特色文化和风土人情。引导《大梦敦煌》、《丝路花雨》、《一画开天》、《麦积圣歌》等经典剧目向游客开放演出,培育《轩辕大帝》大型实景演出和临夏花儿等特色文化演艺。在旅游旺季,主要景区所在的城镇保证每星期不少于两场次的精品剧目展演;国家4A级及以上景区有演艺团队和专场演出,常驻景区定期进行演出。敦煌、兰州、嘉峪关、张掖、武威、天水、平凉等热点旅游城市夜夜有精品剧目展演,形成常态化的驻场演出,吸聚人气,引导游客深度体验,提升文化旅游的影响力。

4、扶持开发文化旅游商品。大力支持和鼓励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创新经营运作机制,依托我省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发制作一批融入甘肃地方标志性文化元素的文化旅游商品,实现文化创意和旅游资源的有效嫁接,使具有地域标志性文化符号的纪念品成为游客来甘的必购品,成为省际、国际友好往来、民间文化交流的必需品。着力做好旅游纪念品、土特产品、工艺美术品、生活用品、中药材和养生保健品、民族宗教特色商品的研发、生产、加工、销售,支持甘肃洮砚系列、庆阳香包系列、梦里敦煌系列、兰州玫瑰系列、太平鼓工艺品系列、天水麻制品系列、酒泉夜光杯系列、马踏飞燕系列、乞巧民俗系列、甘南唐卡系列、保安腰刀系列、彩陶复制品等品牌做大做强,着力发展刻葫芦、木雕、漆器、铜艺、砖雕等工艺美术品,虫草、百合、苁蓉、锁阳、油橄榄、罗布麻等保健品,当归、党参、红芪、黄芪、枸杞等中药材产品,葡萄酒、养生酒、时令鲜果、植物饮品等食品系列,加大农副土特产业向旅游商品转化力度,培育旅游商品市场,优化销售网络,不断提高购物在旅游经济中的比重。加大旅游商品开发力度,省、市(州)成立旅游商品研发中心,设立旅游商品研发专项资金,加强创意设计与文化生产企业的对接,促进文化旅游商品交流、展示和开发,每年推出一批艺术性、纪念性、实用性、便携性、收藏性、馈赠性较强的新产品。建立全省重点旅游商品企业、重点旅游商品名录,加强对旅游商品的知识产权保护,鼓励旅游商品申请设计专利,传承和弘扬老字号品牌,扶持发展一批省级品牌和全国知名名牌。举办全省旅游商品博览会和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创意设计大赛,组织甘肃旅游推荐商品评选活动,引导全省文化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开发,提升甘肃旅游商品的品牌影响力。到2020年,全省特色旅游商品达到1000种以上,评选命名甘肃旅游推荐商品”100种以上,各市州畅销旅游商品达到10种以上,各旅游景区至少开发1个标志性旅游商品,旅游购物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达到30%左右。

5、推动建设智慧文化旅游示范工程。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以游客互动体验为核心,以系统化整合旅游资源为手段,构建智慧旅游服务、智慧旅游管理、智慧旅游营销三大系统,建设和完善手机远程看景、手机导游、手机购票、远程环境检测与发布等游客服务系统,电子门票、游客统计、视频监控、GPS车辆调度等内部管理系统,防火预警系统、地质灾害远程监测与预警等应急管理系统,提高文化旅游业的高信息含量、知识密集程度。以推广智慧旅游景区等级评定标准为主要抓手,促进传统景区景点的智慧化改造,优选信息化发展基础较好的景区景点,建设智慧旅游景区改造示范工程项目。利用空间地理数据、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和新传媒手段,打造全面覆盖、精准营销,全链条服务,全方位监管,高集约化、高效率的智慧旅游省级一体化平台。围绕自驾游基地建设,积极开辟丝绸之路文化智慧旅游自驾游专线,充分利用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技术,以兰州为中心,联接周边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医疗、餐饮、交通等资源,为自驾文化游提供全程、全方位智慧服务。

三、保障措施

(一)创新工作机制。打破体制机制障碍,突破就文化抓文化、就旅游抓旅游的传统思想束缚,省、市、县三级建立集议事、协调、决策为一体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协调文化与旅游在规划、项目、资金、节会、产品等方面实现资源信息共享、支持政策共享、发展平台共享,研究解决文化旅游发展规划问题、管理体制问题、要素保障问题、引导资金问题等重大事项,促进文化旅游互动、互补、互促、互利,有序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各级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及省文化与旅游融合工作小组的组织、协调、指导作用,定期、不定期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制订文化旅游业发展推进计划,组织文化旅游融合专题调研,积极探索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措施。

(二)深化体制改革。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意见要求,全面深化旅游行业改革,着力推进旅游体制创新。针对旅游资源条块分割、多头管理、难以整合开发的突出矛盾,按照简政放权的改革原则,积极推进旅游资源属地化管理,理顺旅游资源管理体制。坚持规划引领,统筹推进,做好文化旅游融合的顶层设计、总体布局、功能定位、建设方向和发展模式,按照保护生态、突出特色、挖掘文化的总体要求,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推进文化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长远谋划国家级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

(三)完善配套政策。用足用好国家和省支持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在用地用林、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以及信贷、融资、税费等方面,加大对文化旅游项目的支持力度。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省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文化旅游项目给予优先支持,对经营效益好、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项目在扶持资金安排上给予倾斜。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委专项资金的投入,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以投资、参股、控股、并购等方式参与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和项目建设、进入文化旅游演出市场。拓宽文化旅游产业融资渠道,建立全产业链的金融服务体系,创新信贷产品,开展多种贷款抵质押模式。

(四)强化宣传推广。强化部门合作、政企合作、行业合作、区域合作,创新宣传促销机制,更好地展示甘肃文化旅游产品。宣传文化部门将文化旅游推广与文化交流工作相结合,在文化产品生产和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增加甘肃旅游宣传元素,在各类文化活动中增设旅游产品和项目展示,整合各方资源,增强宣传效果。旅游部门发挥市场推广优势,将反映甘肃文化特色的文化产品纳入国内外旅游项目推广计划,充实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有效整合市州、县区及旅游景区宣传营销力量,策划举办系列宣传推广活动,策划具有轰动效应的主题营销活动,在国内外重点客源城市开展高强度的宣传营销。建立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网络营销平台,加强同国内知名网站合作,通过微信、微博、微电影等新媒体,建立全域化、全方位、全智能的网络营销体系。

(五)加强人才培养。坚定不移地把引进和培养文化旅游人才作为突破口,扩大人才总量、提高质量、盘活存量,把人才作为开发文化旅游新业态的金钥匙、推动产业走向高端化的加速器、实现文化旅游率先突破的催化剂,在文化旅游产业率先形成区域人才比较优势。坚持人才战略优先布局、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机制优先建立、加快形成以人才为支撑、管理为灵魂、技术为后盾的文化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省人社厅要会同省文化厅、省旅游局共同做好文化旅游人才培训工作,建立一批文化旅游实践基地。省上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定期组织文化旅游从业人员业务培训,联合开展导游和讲解员培训,努力培育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文化旅游人才队伍。

(六)规范市场秩序。深入贯彻落实《旅游法》,建立规范文化旅游市场经营秩序的联合监管机制,依法开展联合执法和日常监督检查。坚决打击欺骗、胁迫旅游者参加计划外自付费项目或强制购物的行为,打击私自收受高额回扣行为,打击假冒伪劣文化旅游工艺品,打击宣扬低俗色情和封建迷信的文化旅游产品和非法经营行为,努力形成规范有序、健康文明的文化旅游市场环境。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Copyright © 2010-2017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甘肃文化翻译中心 版权所有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0518号

    联系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街坊路11号 邮政编码:730070 联系电话:0931-5108381 电子邮箱: gs_ctic@163.com